子宫、输卵管和阴道上部在胚胎学上源自苗勒氏管(或副中肾)导管。这些导管发育的任何障碍都会导致子宫、子宫颈、阴道和输卵管的先天性异常。在一般人群中,子宫异常的患病率估计约为5.5%(3.5%–8.5%)。这些先天性异常的存在与不孕症、反复流产(孕早期或孕中期)以及营养不良有关产科结果等密切相关。
2013年,ESHRE(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会)和ESGE(欧洲妇科内镜学会)共识提出了关于子宫发育异常新的分类系统,旨在克服先前分类的局限性,主要为临床使用而设计。子宫解剖仍然是这个新系统的基础,胚胎起源则被用作第二基本特征,将主要类别划定为U0-正常,U1-畸形(包括T形和幼稚子宫),U2-隔膜型(分为部分或完全隔膜),U3-双体(分为部分双体,完全双体或双体隔膜),U4-半子宫和U5-再生障碍。这个新的分类系统提供了对几乎所有公认的苗勒异常的全面描述和分类。本系统评价旨在根据 2013年 ESHRE-ESGE 分类评估先天性子宫异常女性发生各种产科并发症的风险以及每个主要子宫异常类别的风险。
研究方法
调查具有任何类型的已知先天性子宫异常的妇女的产科结果的研究符合纳入条件。我们纳入了比较研究和非比较研究。有子宫内膜成形术或中隔切除术史的女性被排除在外。小病例系列(少于10名患者)、病例报告、会议记录和动物研究也被排除在外。通过搜索电子数据库 MEDLINE(1945年至今)、Scopus(1941至今)和 ClinicalTrials.gov(2000年至今)确定研究。还筛选了所有纳入文章的参考列表以及该领域以前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以寻找潜在的其他文章,最后一次搜索是在2021年1月23日进行的。没有应用日期限制。搜索词包括早产、胎膜早破、胎儿畸形、宫内胎儿生长受限、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高血压、先兆子痫)、胎盘早剥、胎盘异常粘连(胎盘植入综合征、前置胎盘)和剖宫产。对于先天性子宫异常,搜索词包括子宫异常、子宫畸形、苗勒管畸形、苗勒管畸形、纵隔子宫、双体子宫、半子宫、单子宫、角状、双角状和弓状子宫。
2013年 ESHRE-ESGE 分类用于对三个主要类别(U2[纵隔]、U3[双体]、U4[半子宫]及其子类的子宫异常进行分类。排除了U1(变形障碍)和U5(再生障碍)类。
研究结果
经过逐层筛选后,本系统评价最终纳入47项研究(图1)。
总的来说,先天性子宫异常与产科并发症的风险增加有关(表1)。与子宫正常者相比,先天性子宫异常与早产风险增加相关(OR 3.89,95% CI 3.11-4.88)(图2);胎儿先天畸形(OR 11.11,95% CI 5.74–21.49)(图 3)、胎膜早破(OR 2.48,95% CI 1.38–4.48)、胎儿生长受限(OR 3.75,95% CI 1.88–7.46)、胎盘早剥(OR 5.21,95% CI 3.34–8.13)、宫颈机能不全(OR 15.13,95% CI 11.74–19.50)、前置胎盘(OR 4.00,95% CI 1.87–8.56)、胎盘滞留(OR 1.71,95% CI 1.16–2.52)、和剖宫产(OR 4.52,95% CI 2.19–9.31)率均增加(图4)。
此外,同子宫发育正常的女性相比,存在苗勒管发育异常孕妇分娩小于胎龄新生儿(OR 1.65, 95% CI 1.36–2.01) 和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小于2,500g) (OR 3.23,95% CI 1.63–2.39)的风险增加。与子宫正常的妇女相比,苗勒管畸形妇女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低353.72g(95% CI 255.85–451.59)。苗勒管异常与先兆子痫之间没有关联(OR 1.51,95% CI 0.98–2.32)。根据 ESHRE-ESGE 分类,子宫异常的三个主要类别也与早产、胎儿先天畸形、剖宫产和胎盘早剥的发生独立相关。此外,纵隔子宫(U2级)和双子宫体(U3级)与胎儿生长受限有关,双体子宫也与胎膜早破有关(表2)。
表3为患有先天性子宫异常的女性中每种产科并发症的发生率,包括单独和合并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