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手术系列 >> 手术新秀 >> 详情
2958
1
手术新秀 | 储小燕:腹腔镜下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本期【手术新秀】我们将为大家重点推出江西省肿瘤医院储小燕副主任医师带来的“腹腔镜下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手术视频。
子宫内膜癌


手术解析


一、手术概述

手术名称:腹腔镜下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手术目的:系统性清除盆腔淋巴结(包括髂总、髂外、髂内、闭孔等区域淋巴结),用于妇科恶性肿瘤(如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的分期或治疗。

手术优势:微创、视野清晰、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二、手术步骤

1.腹腔探查

全面探查腹腔脏器、腹膜及淋巴结分布,明确肿瘤范围及可疑转移灶。  


2.淋巴结清扫范围

标准清扫区域:  

- 髂总淋巴结(分界:髂总动脉分叉处2-3cm)。  

- 髂外淋巴结(沿髂外动静脉分布)。  

- 闭孔淋巴结(闭孔神经周围)。  

- 髂内淋巴结(选择性清扫)。

  

3.具体操作步骤

①打开后腹膜:  

沿髂总动脉表面剪开后腹膜,向上延伸至腹主动脉分叉处3cm,向下至髂外动脉远端。  

②清扫髂总及髂外淋巴结:  

超声刀锐性分离淋巴脂肪组织,注意保护输尿管及生殖股神经。  

髂外静脉内侧为闭孔区,避免损伤静脉壁。  

③闭孔淋巴结清扫:  

牵开髂外静脉,显露闭孔窝,沿闭孔神经及血管表面钝锐结合分离。  

注意:避免闭孔神经损伤(术后下肢内收障碍)及闭孔血管出血。  

④髂内淋巴结处理:  

根据肿瘤类型选择性清扫,注意避免损伤髂内静脉分支。 

 

4.标本取出:  

淋巴结组织装入标本袋后取出,分区域标记送检。  


三、关键注意事项

1. 解剖标志识别:髂血管分叉、输尿管走行、闭孔神经是重要参考点。  

2. 能量器械使用:超声刀工作面远离大血管及神经,避免热损伤。  

3. 团队配合:术者与扶镜手保持视野稳定,避免盲目操作。


手术亮点

1. 微创性与精准性结合

微创优势:仅需5-10mm Trocar切口,避免传统开腹手术的长切口,显著减少创伤、术后疼痛及切口感染风险。  

高清视野放大效应:腹腔镜提供10-15倍放大视野,清晰显露深部血管、神经及淋巴组织,精准识别微小淋巴结和变异解剖结构,降低误伤风险。


2. 解剖层次清晰,淋巴结清扫更彻底

关键标志精准定位:以髂总动脉分叉、输尿管跨髂血管处、闭孔神经为解剖标志,系统性清扫髂总、髂外、闭孔及髂内淋巴结,避免遗漏。


无接触清扫技术:超声刀或双极电凝锐性分离淋巴脂肪组织,减少对周围血管、神经的牵拉损伤,降低术后淋巴囊肿发生率。


3. 术中出血控制与功能保护

血管鞘内分离技术:沿髂外动静脉鞘内解剖,减少血管壁损伤风险;遇血管分支出血时,可快速使用Hem-o-lock夹或双极电凝精准止血。  

神经保护策略:闭孔神经:全程显露并保护,避免术后下肢内收功能障碍。生殖股神经:清扫髂外淋巴结时注意其走行,减少术后大腿内侧麻木风险。


4. 淋巴结清扫的个体化与规范化

分层递进式清扫:按“髂总→髂外→闭孔→髂内”顺序操作,避免跳跃式清扫导致的残留。  

选择性扩大清扫:根据术中冰冻病理或术前影像提示,灵活调整清扫范围(如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实现精准分期。


5. 术后快速康复

创伤小、恢复快:术后24小时可下床活动,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3-5天。并发症少:严格止血及引流管理,显著降低术后淋巴囊肿、感染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病史简介


患者余女士,57岁。


主诉: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3月。


现病史:患者52岁绝经,2024年9月开始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量少,鲜红色,2024年9月5日至樟树市第三人民医院行彩超检查:子宫内膜厚5mm,宫腔内未见异常回声,未行特殊治疗,后续患者仍有阴道不规则出血,2024年12月25日至树市人民医院行阴超检查示:子宫内膜增厚15mm,故患者于2024年12月27日行宫腔镜子官内膜息肉切除+分段诊刮术,术后病理:(宫腔内膜及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样腺癌,(宫颈粘膜)见少许内膜组织呈不典型增生。


既往史:体健,1999年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


婚育史:22岁结婚,孕2产2,配偶及子女均体健。


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阴道:畅,软,宫颈:萎缩,无接触性出血,宫体,前位,形态饱满,活动可;附件:未及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盆腔MRI:子宫内膜不规则增厚,局部T2WI低信号结合带连续性中断,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与肌层分界不清,宫颈未见受侵。

 图片1.png

诊断:子宫内膜癌


手术及随访:

手术方式:腹腔镜经腹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腹腔镜下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腹腔镜双侧卵巢输卵管切除术。

术后病理:子宫考虑子宫内膜样腺癌,I级,浸润深度5mm,侵及子宫肌层<1/2,未见神经及脉管侵犯,宫颈黏膜慢性炎,双侧输卵管卵巢未见明显病变,左盆腔淋巴结0/17,右盆腔淋巴结0/13。

随访:随访至今已3月余,复查无明显异常。



术者简介


储小燕.png
储小燕

江西省肿瘤医院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中共党员,南昌大学硕士生导师


江西省科技厅课题评审专家库成员;

广西自治区科技厅课题评审专家库成员;

Spring旗下期刊《Cancer Cell International》杂志审稿专家;

《江西医药》杂志审稿专家;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西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委员;

江西省抗癌协会中西医整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江西省整合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委员;

江西省抗癌协会肿瘤放射防护专委会常委;

江西省抗癌协会第一届子宫体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发表国家核心期刊、SCI多篇。

妇科恶性肿瘤的手术(开腹,微创)、放化疗、靶向及免疫等综合治疗!尤其擅长复发疑难患者的综合治疗。


责编:清欢

评论(1)
精彩评论
昵称:余静
技术越来越好,为你点赞
时间:2025-07-18
精彩推荐